“这是一座长城建在地下/一本历史教科书埋在地下/一种力量,像种子种在地下……”11月13日,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和“四个自信”,强化“四史”学习教育,档案馆党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教育与支部所承担的档案、校史、文博工作相融合,于11月13日组织全体党员奔赴涪陵,走进神秘的“816”地下核工程遗址,感受共和国难忘的历史岁月和军工人做出的默默奉献和牺牲,向当年的秘密建设者和牺牲的英雄致敬。
“1967年,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,开挖地下核工厂,这就是816地下核工程(为生产原子弹服务)被称为‘世界第一人工洞体’,至1984年停建时,已完成85%的建筑工程、60%的安装工程。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——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。2018年1月,该工程遗址入选‘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’,2019年7月,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区。”跟随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,档案馆支部的党员同志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详细参观了“816”遗址开放部分,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,为党和国家在当年做出的抉择、为建设者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情怀、更为复杂而宏大的设计感到震撼与感动。
“为党管档,为国守史,为民服务!”大家表示,作为档案、文博人员,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,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为建设文化强国,特别是学校校园文化和档案文化育人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作为专业工作人员,支部一行还仔细观察了该工程遗址的展陈设计,了解了文物收藏与保管情况。大家表示,要积极推进校史文化建设和博物馆建设,早日建成历史博物馆和民族馆,为塑造学校文化形象发挥西大档案人的独特作用。